返回全部文章
#0759 分钟阅读

如果你想提升自己,可以试试开始写作

如果你想提升自己,可以试试开始写作

大多数人觉得自己文笔不好,羞于写东西给人看。

这就是从小落下的毛病,觉得要比别人强才拿的出手。

我这一个系列写到现在已经70多篇了,尽量用口语化表达,哪有所谓文采呢?不也有不少朋友在看。

在自己熟悉的领域,每个人都可以滔滔不绝的讲一大段,甚至讲上几天。

你会讲话,你就会写作。

写作有个好处就是把你要输出的内容系统性的表达。我们聊天可以天南地北,而写作每一篇得有一个主题,这是相对有约束性的,你能写好一篇,往往也能深化自己的认识。

而且愿写能写的人并不多,比如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内幕,但有几个人会去写呢?

在一个行业人尽皆知的事情,对外人就都是新闻了,你写出来,别人就看你,于是你就成为这个行业的代表,聚光灯打过来,对,打这里。

你看,你开始红了。

不要怕写出来得罪谁,你是一个nobody,无名小卒,我们无名小卒没有啥好失去的,不要年纪轻轻就一身偶像包袱,至少得等你当了偶像再说对吧。

失恋的经历大家都有,也往往会写上很多,但每天写失恋日记发表出来的,恐怕就不多了,而《失恋33天》恰巧就是这样一部作品。

正因为它并非是单纯的文学创作,所以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最后阴差阳错变成了电影。

而它的作者,也就莫名其妙的进入了影视圈。虽然不好说有多大成就吧,但至少靠作品版权赚了点钱,也肯定获得了一些明星和导演的关注,总之,人生有了新的机会。

从小我们学到的就是要写的情真意切,但落实下来的,又是高大的背影,有没有风也在飘的五星红旗,这导致我们对于写作有种恐惧感,写不出那种虚伪的高大上,就好像要被批评。

其实真正缺乏的反而就是真实,很多人的工作只要实录下来,就是不错的行业小说,比如保险销售,法医,警察等。

当然,大多数人也没法靠写文字赚多少钱。

但写出来的东西,就是你的资产,别人会因为你的文字而认识你,你的文章会转到各种你想像不到的地方,于是很多你完全没见过的人会因此而认识你,你的支持系统外围突然就增加了很多人。

在进一步的机缘之下,也许你就多了很多改变命运的机会。

毛委员年轻的时候也是个公知,写了一堆一堆的文章,而共产党的创始人陈独秀也是,如果他们不是爱写文章,恐怕也不会有共产党,更不会有毛委员后来的成就。

毛就是因为文章写的好,所以后来在国共合作时期当上了国民党政府的宣传部长,而这又反过来加强了他在共产党内的地位,很多没有注意到他才华的人也观察到了。

当年他不过32岁。

虽然我们几乎没有可能写的出比肩这些人物的作品来,但也别怕,很多作品其实远比作者本人想的好。

很多诗人因为羞于公开发表自己的作品,而选择在临死前烧掉自己的作品,结果烧剩下的几首在之后出名了。

大作家卡夫卡死之前就嘱托朋友布罗德把他的作品烧了。现在看来,他的作品确实超越了他的时代,但当时他自己也不自信,我在前面讲大人物也不自信,其实这样的例子真的很多。

还好他朋友不太地道,反手就给出版了,连日记啥的也一起出版了,于是我们知道了卡夫卡有多牛逼。

大诗人龚自珍也烧过自己的诗,写出死魂灵的果戈里也烧过自己的手稿,陀思妥耶夫斯基也烧过,乃至鲁迅就这个问题专门说过:听说:中国的好作家是大抵'悔其少作'的,他在自定集子的时候,就将少年时代的作品尽力删除,或者简直全部烧掉。

甚至林黛玉作为一个小说人物也要烧诗。

你看,大家都不满意。

这下你满意了吧。

所以写就完了。

读者评论。留言分享也是打造支持系统的一部分。

正在加载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