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婴儿学习,如何用支持系统来学语言
向婴儿学习,如何用支持系统来学语言
我每天都要学习法语、德语和印尼语,用的方法也很简单,直接将法语德语印尼语的新闻放在谷歌翻译里阅读,我一般选择翻译成英语,虽然这事实上也是一种学习英语的方式,但我的目的并非学习英语,所以不单列出来。
就我个人的外语水平而言,英语肯定要比正在学的其他语文高很多,法语其次,基本能阅读新闻,德语刚学半年,新闻还无法独立阅读,而印尼语虽然阅读起来也有点吃力,但我在印尼跟当地人交流还比较容易。
英语在我学的外语水平中最高,但我并不喜欢英语,因为大家总是会嘲笑中文使用者的口音,而我们也无法达到母语使用者的水平,经常会有挫败感,而其他语言,你会一点,则往往会被人称赞,尤其印尼语,在印尼跟当地人开点Saya\nsuka susu besar的玩笑,很容易获得亲近感。
于是我就在想,为啥水平差的语言学起来反而更快乐呢?
因为你会一点,别人是真夸你啊,而英语你讲错个单复数,老外可能还不怎么样,而其他中国人多半是要来纠正你的。
我们对一个说中文的老外也不会有苛求,而一般老外对中国人的英语同样也不会苛求,但中国人自己会苛求,这导致除非你英语说的很native,否则你是很难在中国自信的用英语表达的。
仔细想来,我们多少人的学习经历里充斥着否定和打压?
而一个婴儿学语言是怎样的呢?会不会有人纠正他这里说的不对那里说的不标准?
不会的,所有人都为婴儿的成长而感到开心。
如果他学一句就被批评一句,然后上一个婴儿考核标准,达不到60分的学一百遍,我想他就永远学不会说话了。
当然,婴儿会直接哭,而我们被打压了更多的是花时间自我消化。
无需否认,在中国学习的很大一部分功能是考试,如果不为了考试,99%的内容我们都学不下去,而考试的压力确实也让我们学了不少东西。
但走向社会之后,没有考试压力之后的学习,我们能不能向婴儿学习呢?
当然,没有那么多人对成年人有耐心,这真是一个遗憾。
如果能以支持系统的方式结成支持小组,每个人都为其他人的点滴进步而鼓舞,我相信每个人都能快乐的学习,不仅能收获知识,也能收获一个强大的支持系统。
一个外国人,会说几句中文,中国人就会夸他说的好,对于他来讲,学中文就是天然的处于支持系统之中,而中国人学英语,则处于否定系统之中,难易完全不同。
所以很多外国人进入中国一年就能说比较流利的中文,而大多数中国人在学十多年英语之后,依然显的很笨拙。
如果得不到外界的支持,那我们就自我支持,毕竟支持系统总是一种关于"我"的实践。
我们看了一页书,真棒。记住了什么?什么也没记住。那也很棒,因为语言能力的增长总是很长时间内都看不出来,时间到了突然就出现了。我之前学法语的时候,强度并不高,每天也就看半小时,我到今天也就是看半小时左右,然后在某一天,突然发现阅读法语新闻基本能看懂了。
为自己的每一点进步而欢呼,认可自己的优秀。
如果你某天不学习感觉缺了点什么,那就对了,你学完之后会收获对自己毅力的认可,这就是一种自发的成瘾品,一种稳定情绪和日常生活的锚。
说实话,我的法语水平依然很烂,可能你高强度的从0学三个月就比我强很多,但我依然觉得我很棒,因为我已经坚持好几年了,为一件没有实际益处的技能坚持这么久,我就觉得自己很棒。
而且我还在学习印尼语和德语,以后也许还会学西班牙语日语韩语。
我还能辨别常见野生菌和野菜,到今天也没毒死。
我收获了快乐,这就是最大的意义。
当然,除了自我肯定,我也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我希望大家能组织支持系统为基础的各种学习小组,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收获很多朋友。
说到底,支持系统是一种实践。
读者评论。留言分享也是打造支持系统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