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给圣诞老人礼物
谁给圣诞老人礼物
刚在路上看了一部电影《圣诞夜奇遇记》,这部电影讲的是一个木匠在准备圣诞礼物的时候碰到了圣诞老人,然后圣诞老人去他家送礼物,然后他去圣诞老人家里送礼物的故事。圣诞老人一家看到木匠就跟木匠家小孩看到圣诞老人一样开心,然后木匠给圣诞老人一家都做了礼拜,用一些废木头。
这个故事最有意思的点是原来圣诞老人也有家人,也是需要礼物的。
其实很多关系也是这样,社会有一套默认的规则,就如同默认是大家从圣诞老人手里得到礼物,而在这套固定的规则之外的需求就被忽略了。
当你以自己为主体,重新审视这些关系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原来尽管自己并不处于一般社会规范中的某个角色,但也并不妨碍你这么做。
我有一个朋友写了一篇讲自己如何被老婆教育坐着撒尿的文章。在普通的社会规范,男的站着撒尿天经地义,但如果老婆在意,那坐着撒尿也并不会影响自己的男子气概。而很多人就因为这种虚无缥缈的社会角色附体而忽略了身边亲密关系中的真实需要。
在神雕侠侣里,小龙女刚当上武林盟主就表示要跟自己的徒弟结婚,立马引起轩然大波。而郭靖虽然反对,但也想,如果他们在深山老林里,不与外人接触,就算师徒相恋,又有什么关系。
当然,时代不一样,标准也不一样,社会地位不一样,标准又不一样。有些角色确实绑定了很多社会意义,忽视不得,就如同普通人不尊重老人也就是个人私德问题,而一个国家的领袖如果也不尊重老人,可能就会引起非常大的社会问题。但对于普通人,倒确实不必想太多,你毕竟还没到一言一行都牵动很多人关注的地步。
在这部电影里,还有一个细节我印象深刻。木匠的家人都以为圣诞老人是木匠伪装的,于是孩子们就恶作剧点燃了他的衣服,然后再一盆水泼到他脸上。普通人这个时候肯定勃然大怒了,而圣诞老人的第一反应却是有点意外,然后开心的笑了起来。
出于生存本能的需要,我们总是对别人的恶意很敏感,甚至无中生有的想像对方的恶意,所以总是很容易生气。这种本能在危机四伏的丛林社会是生存的必需,但现在我们生活的社会已经不是这样了,我不是说社会上没有坏人,相反,坏人还是很多,我也遇见过不少,但大多数情况下,我们还是应该在善意来揣测别人,因为作为普通人,我们能失去的并不多,而善意可能带来的机会却很有价值。
只要小心别被骗钱,最多被骗点色,又有什么关系呢?
换位思考是很难做到的,因为我们很难真的理解对方的处境,对方也很难将真实的困难告诉我们。但如果我们是一个温和善良的人,那别人就容易相信我们,就容易跟我们交心,这点想来不会有太大争议吧,而一个能理解别人的人,也容易被别人所理解,你愿意帮助和支持别人,别人也更有可能帮助和支持你,于是你就成功了。
读者评论。留言分享也是打造支持系统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