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全部文章
#1716 分钟阅读

确保自己有随时纠错的能力

确保自己有随时纠错的能力

之前有一个做投资的朋友,他说以后他不再发表投资意见了,理由是当他表示看好或者某个项目之后,就容易以此为立场进行思考,包括别人也会这么看他,而在情况发生转变时,他也很难调整自己的观点。

比如我说我不喜欢某人,那我就一定要找出这个人不好的地方,来证明我不喜欢他这件事是对的,是合理的。但其实也许我误解了他,或者以前觉得不好的地方未来可能也能接受,又或者他还有很多优点可以抵消这些缺点,但只要我说了我不喜欢他,那我就感觉有必要坚持自己的观点,即使条件发生变化,也不能轻易转变观点。

大家总是对这种观点时刻变化的人不太喜欢,形容为墙头草。但实际上,优秀人物纠错都是很快的,并不会被之前的观点所束缚。

比如刘邦曾经想封六国后裔为王,还刻了印信,而张良劝说之后,刘邦意识到这样做不对,立刻追回使者销毁了这些印信。

我们在生活中也经常发生这种情况,一开始判断错了,其实损失并不大,后面为了坚持这种错误的判断,反而损失非常大。比如期货市场的扛单,一开始亏了就亏了,大不了爆仓,但却不肯认输,又加仓来扛单,有时候能扛下来,转败为胜,而有时候就一路扛单直到归零。

现在的修真小说也是这样,一般是小辈得罪了主角后面被主角反杀,大派里的长辈不肯认输,继续送,最后把老祖都惹出来,结果又成了主角的磨刀石,最后输了个干净。

最近东方小孙的事情也是个典型,一开始只是内部矛盾,不至于摆到台面上,摆到台面上之后,也完全可以止损,道个歉就过去了,结果越闹越大,还好老俞能看清形势,把CEO老孙开了,这事才算摆平,不至于一送再送。

很多人其实一开始判断错只是单纯的认知不够,而后面继续错,已经不是认知问题,而是面子问题。这就是我在支持系统系列中不停的讲一阶与二阶,大多数时候,二阶带来的问题远比一阶要大的多,相比因为承认错误而丢掉的面子而言,错误本身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再说回刘邦,在韩信请封假齐王的时候,刘邦是不满意的,这次又是张良,再加上一个陈平,暗中踩刘邦的脚,刘邦立刻醒悟,然后不仅加封,还更进一步,去掉了假字,直接变成齐王。相当于韩信只是要求当一个山东省委代理书记,而刘邦说别代理了,就你了,于是就当上了山东省委正式的书记。

刘邦能夺天下,主打一个就是听劝,真正做到勿意勿必勿固勿我,所以张良感叹沛公殆天授。当然这句话也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刘邦是老天赐给他们的礼物,一种是刘邦的政治才华是老天所授,天生的。

一旦发现自己走错道了,是一条道走到黑,还是及时掉头,这区别了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真正内心有力量的人,并不会以外界的判断做为自我价值的基石,如果你觉得我前后观点不同有什么奇怪,那是你跟不上,并不是我本身的问题。反过来,如果你一直需要外界给你力量才能维持自我的状态,那别人的不理解就是致命的,这是问题的深层次原因。

我还是希望大家能及时纠错,人生没有不犯错误的,认识到错误,改就完了,非要跟自己犟干嘛呢,最后错的一塌糊涂不可收拾,别人最终也还是要离你而去的。

读者评论。留言分享也是打造支持系统的一部分。

正在加载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