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总是害怕抓住机会变的伟大
大家总是害怕抓住机会变的伟大
这两天看了部电影叫《大创业家》,讲的是麦当劳的创业故事,非常建议大家去看一下,金句很多,标题就是其中之一。
我上次看到这样类似又深刻的句子还是"我们大多能原谅朋友的错误,却难以原谅他们的正确"。
对大多数人而言,抓住机会这事实在是太尴尬了,一辈子庸庸碌碌又有什么关系呢,抓住机会争取机会万一失败了可是会被人嘲笑好几年的呢。
之前看到过一个说法,在很多人看来,上台演讲是仅次于上战场的可怕情况了。前几天我给几个想面试进清北的学生辅导,有一个小孩明显就是在背书,虽然其他的也在背书,但他背的太明显了,不断的引用各种古诗词句子,我说咱们这是在线上,如果在线下,你面对一堆面试老师,临场压力这么大的情况下,你卡壳了咋办?
尴尬、丢人,这些太可怕了,甚至比真正的健康和金钱损害看上去还可怕。
担心被不计其数的陌生人嘲笑,而不敢出手一搏,这才是人性常态。
昨天写了篇《多情与无情》,这其实也是普通人容易犯的错误,对陌生人太多情了,太怕他们看不起,怕被他们嘲笑。人的情感总量就那么多,你太注意陌生人的感受,就会忽略自己和核心圈。
里面有很多敢于抓住机会的人,比如主角克罗克,在发现麦当劳兄弟的店很火爆,有非常优化的流程,非常多的创新,却只有一家店之后,他果断的签下了特许经营权,允许他开放连锁加盟。而在他被财务问题困扰之后,当时也在银行办事的一个律师主动找到他要帮他解决问题。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很多我们看来无解的问题,在别人看来就是易如反掌。律师告诉克罗克麦当劳不是一家餐饮公司,而是一家房地产公司。这在当下是比较容易接受的道理,而在几十年前就显的很惊世骇俗了。但在律师的操作下,克罗克成功的扭转了财务状况,并把连锁店扩张到了更多的地方。
如果律师只是等着克罗克去找他会怎样?克罗克永远都不会找他。
克罗克还果断的撕毁了跟麦当劳兄弟的协议,拿了270万美金的和解金,以及当时答应但事后并未兑现的1%的利润买断了麦当劳兄弟的所有权益。
而麦当劳兄弟好像是输家,但并不是。在电影里,克罗克一开始在店里买了一份汉堡和可乐,只用了0.35美元,假设利润率为100%,这样的套餐需要卖1500万份,而麦当劳兄弟只有这一家店,就算一天能卖1000份套餐,需要15000天,也就是41年才能赚这么多。
现在直接落袋为安了。
在克罗克和麦当劳兄弟发生激烈争吵导致哥哥进医院之后,克罗克主动的去医院送花并送上一张空白支票。普通人如果发生争吵,肯定不好意思主动的去对头那边说和,这种直面矛盾的勇气是让人敬畏的,所以之后这兄弟就意识到他们永远斗不过克罗克,接受了和解协议。
电影里还说到,成功的关键是坚持,而不是天才,毕竟怀才不遇的天才太多了,也不是教育,高学历的书呆子也满大街都是,只有坚持能创造奇迹。
在这里我就得重新说回幸运黑天鹅了,昨天也跟朋友聊到,奇迹总是在相信奇迹的身上诞生,比如库尔班大叔一言兴家。小概率事件发生率很低,但只要重复次数足够,概率就高了,这就是大数定理,相信不用证明你也能看懂。
最开始克罗克怎样发现麦当劳的,就是在不停的推销他的奶昔机,在一次又一次失败之后,有一家店订了6台,他以为有误解,打过去一问,结果要的是8台。他要亲眼看看什么店这么牛逼,才找到了麦当劳,发现了麦当劳快速出餐的秘密。他是在50多岁成功的,而在这个年龄,大多数人已经放弃事业安享天年了。
坚持就是重复的去尝试小概率事件,然后等待幸运黑天鹅的降临。
所有人都以为《三体》很火,所以影视改编权很贵,所以都不去找大刘开价,然后有人开价10万就买走了。
所有人都以为女神难追,于是都不去追,结果比你矮比你丑比你穷的臭小子追到了女神,你在一边抱怨女神为啥不长眼。
所有这一切,都是因为失败令人尴尬。
相比尴尬,失败本身都没有那么可怕。
大多数人分不清一阶与二阶,失败是一阶,尴尬是二阶,投资亏钱了难过是一阶,因为亏钱了觉得自己这么傻自我否定是二阶。
往往二阶情绪的伤害比一阶本身要大的多。
当机会出现的时候,如果失败的成本只是尴尬和浪费一些时间,而不是真实的巨额财产和巨大身心损失,那就勇敢的扑上去吧。
再说一句扎心的话,其实没那么多人嘲笑你,因为你如果不成功,连嘲笑你都浪费力气,你在别人眼里只是一个谈资,并没有人那么在意你。
读者评论。留言分享也是打造支持系统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