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天知命

今天读到一首诗,是白居易的《自诲》,白居易字乐天嘛,自诲就是自我教诲,自我反省的意思,录全文如下:\\n乐天乐天,来与汝言。汝宜拳拳,终身行焉。物有万类,锢人如锁。事有万感,爇人如火。万类递来,锁汝形骸。使汝未老,形枯如柴。万感递至,火汝心怀。使汝未死,心化为灰。乐天乐天,可不大哀,汝胡不惩往而念来。人生百岁七十稀,设使与汝七十期。汝今年已四十四,却后二十六年能几时。汝不思二十五六年来事,疾速倏忽如一寐。往日来日皆瞥然,胡为自苦于其间。乐天乐天,可不大哀。而今而后,汝宜饥而食,渴而饮;昼而兴,夜而寝;无浪喜,无妄忧;病则卧,死则休。此中是汝家,此中是汝乡,汝何舍此而去,自取其遑遑。遑遑兮欲安往哉,乐天乐天归去来。

人这一生如何度过呢,我想大家都想过的快乐,很多人活了半辈子才发现一直为他人而活,到四五十了才想起应该为自己而活。

所以老阿姨们为爱情而奔赴的决心比很多小年轻都坚定,所谓最怕就是老房子着火。

人生过百半,一半土里埋。

小年轻不容易体会到这种感觉,因为生活才刚刚开始,但到了四五十,往往觉得余日无多,应该且行且珍惜了。

很多事情应该及早去做,如果你能活一万年,你会在9990岁的时候向爱的人表白吗?

肯定不会,因为你年轻时候爱的人已经连骨灰都不在了。

生命之短暂正是为了提醒我们尽早做该做的事。

所以死亡是生命最后的礼物。

如果没有死亡,大家肯定能拖就拖,爱就会变得的非常稀缺。

尽管现在也很稀缺。

从现在开始规划一下自己的生命,如果你运气不好,只能活50年,你会怎样,如果你运气不错,能活70年,你会怎样,如果你运气特别好,能活90年,又会怎样。

以前上哲学课的时候老师讲唯一严肃的哲学问题是死亡,换句话说,只有面对死亡,我们才知道如何度过一生。

人这一生,总有运气好运气差,如果我们运气不好,活不到老,那很多事情是不是又得提前了。

如果只能再活二三十年,你是不是就不想为了日常生活中的小烦恼而心烦,多陪伴自己爱的人,多表达自己的爱。

这才是向死而生的意义。

这才是真正的乐观。

即使死亡的礼物提前到来,我们纵有遗憾,也已经大大减少了遗憾的总量。

白居易一辈子没做啥大官,但活的很开心,很自在。我在洛阳去拜谒过他的墓,到今天还有很多日韩的白氏后人每年祭拜。

大多数文字工作者是活不到白居易这样没心没肺的,因为文字往往要拆解人心的痛苦,越能贴近大家的感受,引起大家的共鸣也好。

像余华这样把痛苦给别人,快乐给自己的作家终是少数,很多作者写着写着就抑郁了,甚至自杀了。

我相信白居易是很早就活明白的人,而以这首诗为标志。

普通人生活中也有很多苦痛烦恼,但你依然是快乐的,因为大多数烦恼其实是自寻烦恼。

我有个亲戚她小孩高考的时候听力放错了,耽误了几分钟,最后考的不太好,她那段时间都很烦恼,还想带一群人去上访。

但现在来看,都是过往云烟了。

尽量改变那些能改变的,对于改变不了的,你死磕也没用,接受就好,山不过来,我就过去嘛。

当然,有些时候我们必须死磕,不死磕反而更痛苦,那就没办法了。

支持系统不是僵化的教条,一切的行为准则都是"我"的感受。

当我们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生活,我们自然就乐天知命了。

革命年代战士们也不是不知道自己选择的是死路而非生路,但国难当头,如果不出头那反而是生不如死了。

我看过一些关于国民党空军的文章,当时空军飞行员的死亡率极高,比如814空战的英雄高志航,仅仅在战役之后3个月就牺牲了,在1937年11月21号,恰巧今天也是11月21号。

让我们为英雄默哀。

这些空军\n飞行员大多数家境良好,受过高等教育,如果他们选择退缩,大半可以苟到抗战胜利,但他们没有,他们毅然选择了一条死亡率几乎是百分百的事业,每天都有同学死亡,甚至有人因为随时到来的死亡而不敢向心爱的姑娘表达爱意。

乐天知命不是让你云淡风轻的处理一切,就如同之前养生的那篇文章,活的快乐,一个小时一天也是养生,如果活的不快乐,活一千年也叫等死。

面对自己的内心,大多数无关紧要的事情我们都可以乐观面对,不甚计较,但如果你的内心告诉你这事非做不可,那即使牺牲也是乐天知命。

林觉民的《与妻书》写的沉痛婉转,但你也可以看出一个烈士的乐天知命,乐天乐在相信革命终会成功,知命知在此时就是我牺牲之时。

抗战的时候有个记者问一个军人战争胜利之后夫干嘛,这个军人说胜利之后我已经不在了。

这是英雄的乐天知命。

支持系统不是一种让人逆来顺受的理论和实践,而是真正以"我"为主,反求诸己的人生哲学。

我们希望快乐的度过这一生,但如果有需要,也可以做一次英雄。

读者评论。留言分享也是打造支持系统的一部分。

正在加载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