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峰终定律来实践支持系统
用峰终定律来实践支持系统
什么是峰终定律。
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心理学家丹尼尔·卡纳曼(Daniel\nKahneman)经过深入研究,发现我们对体验的记忆由两个因素决定:高峰(无论是正向的还是负向的)时与结束时的感觉,这就是峰终定律(Peak-\nEnd\nRule)。这条定律基于我们潜意识总结体验的特点:我们对一项事物的体验之后,所能记住的就只是在峰与终时的体验,而在过程中好与不好体验的比重、好与不好体验的时间长短,对记忆差不多没有影响。高峰之后,终点出现得越迅速,这件事留给我们的印象越深刻。
以上是引文,我简单的解释一下,比如你被坏人抓起来了,连续饿你三天,然后你立即被解救,这个时候你对这三天的记忆是糟糕透了。但假如你其实是被抓了一个礼拜,在开始被饿了三天之后,剩下四天逐渐的给你恢复饮食,等你被解救之后,虽然比之前的例子多受了四天罪,但记忆中却比前一种感觉好多了。
在我们的交往之中,如果不能给对方足够强的高峰体验,那可以在结束的时候给一颗小糖果。
古人造字很有讲究,赆这个字由贝+尽组成,而贝就是钱,这个字的意思自然就是临别赠送的礼物。
我们在跟对方交流结束的时候,可以送对方一点小礼物,可以是实体的,也可以是一句温暖的话,或者是一句表扬。
比如今天真是开心的一天啊,跟你一起逛街真是太有意思了。
在网络交流中也可以这样,表达对方的优秀和感谢之后结束。
每一次跟你的交流都如沐春风的话,你的朋友很难不越来越多的。
即使你是一个领导者,要批评你的下属,也可以用这套方法,在批评之后,不要立即结束谈话,可以聊一聊轻松愉快的话题,比如哪个球队又赢了。
我之前说过的PUA其实应用了很多支持系统的技术,但它得其形而未得其神。
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对对方的支持,即使是批评,也是希望他们能变好。
而亲密关系中,也不要带着怨气去结束一段交流,任何交流的结束都应该是美好的,令人怀念的,除非你已经打算结束这段关系。
这一切都不需要表现的太刻意,因为你愿意跟对方交流,一定是因为对方有某种你喜欢的东西,你只要直白的说出来就好。
人人都喜欢别人喜欢自己,人也容易喜欢上喜欢自己的人。
而这是支持系统理论得以成立的重要心理基础。
当然,如果你有能力让对方得到某种高峰体验,那当然再好不过,所以多带朋友去玩新的东西,逛新的商场,吃新的菜式和馆子。
这些都是一些高峰体验,而且对你自己也是这样。
我们并不是单纯的在取悦别人,更重要的是取悦自己,因为我们自己才是最大的支持系统。
在我们取悦了自己之后,我们感受到快乐,才更能把这种快乐传递出来。
永远要记得我们为什么会支持别人,是因为感受到别人和自身对自己的足够的支持,所以我们自然而然的会想还一点出去。
所以峰终定律本质上不是应用在别人,而是应用在自己。
如果你觉得学英语很辛苦,那在做完习题之后再看几个简单的英语小段子,带点颜色可能更好。
在之后的记忆中,你会把这处理成一个整体,而非割裂成学习和看段子两块,这样你对整体的记忆就不会太辛苦,学习也会变成非常容易的事情。
学数学也是,做完数学题,这个很辛苦,看一点牛顿和拉马努金的段子,你会油然升起对他们的感谢,虽然他们产生的知识你可能今生都无法掌握,但他们确实在支持你,也支持了整个世界。
你看,做题和看数学家相关的段子同样也会被处理成一个整体,于是学数学也变的简单了。
因为我们身处在支持系统之中,学什么都简单。
读者评论。留言分享也是打造支持系统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