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这一系列文章,本身就是一次关于支持系统的实践
写作这一系列文章,本身就是一次关于支持系统的实践
我经常说表达自己的需求是有效的,而这也是吸引力法则和祈祷有时候有用的原因,而这一系列文章,我试图写成一本关于支持系统的书,正是一次支持系统的实践。
我在11月2号的凌晨1点半,发了一条朋友圈,说也到了应该写书的年纪,而我却依然没有拿的出手的作品。
而就在当天早上8点半,有个在联系人列表躺了可能有几年的一个朋友跟我发信息说想跟我语音,他有一些困惑。大家都知道,一个你不熟悉的同性想跟你打电话,这总是一件有点让人烦恼的事情,但他说他是我的北大校友,那我觉得既然他有问题向我求助,我又何必拒人于千里之外呢。
然后电话一听声音是一个姑娘,我心中的烦恼就少了一大半,当然我也知道有不少姑娘故意把性别改的男的。而她确实有一些问题,我尽我所能的提供了一些建议,之后她说她关注我朋友圈好久了,经常几个月打开一次朋友圈,就看看北大老师和我的内容,然后又关上。
原来我在朋友圈随便说的内容居然还有这么多人在偷偷关注,这个时候,突然很多年前看过的一个"支持系统"的概念跳了出来。
支持系统在心理学上只是一个很平平无奇的概念,就是说人应该有多种社会支持,别太单一了,但借着这个概念,我似乎想通了很多东西。
于是按需分配法则和其他的核心概念也一个一个出现。
今天是11月12号,从我想写书到今天才十天,而前几天我还处于概念酝酿的阶段,并没有真正提笔写作。
这十天时间,我已经写作了快30篇关于支持系统的内容。
有不少朋友将我的内容转发到他们各自的小群,帮助很多人获得了内心的慰藉,甚至已经有朋友开始实践支持系统了。
而在这个过程了,我跟我弟弟长时间的心结得以解开,我自己也在写作中收获了平和喜乐。
我在写别的文章的时候,总是殚精竭虑,写完之后,都像大病一场,非常的心力交瘁,而在写作这个系列的时候,虽然有时候也为思路枯竭而焦虑,但一旦开始写作,内心充满了祥和。
戾气消散,和气自生。
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我并不敢保证这个系列能写到多少篇,当然我希望至少是一百篇,这样应该可以出一本小书了。
但我相信,就算写不成书,这些文章也足以帮助一些人。
而在文章中的具体论点如果你不同意也没关系,我的知识储备也有限,很多东西也可能解释不对,记忆不清,大家"得意忘形"即可。
[欧阳修](https://baike.baidu.com/item/%E6%AC%A7%E9%98%B3%E4%BF%AE?fromModule=lemma_inlink) 《[试笔](https://baike.baidu.com/item/%E8%AF%95%E7%AC%94?fromModule=lemma_inlink)·李邕书》:"余虽因邕书得[笔法](https://baike.baidu.com/item/%E7%AC%94%E6%B3%95?fromModule=lemma_inlink),然为字绝不相类,岂得其意而忘其形者邪?
你看,得意忘形这个词本意其实不是贬义的。
只要你能理解支持系统的主要概念,我相信你会认同我的,而对于具体的方法和解释,我相信你一定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
因为你愿意读完这些文章,其实就是一种支持。
读者评论。留言分享也是打造支持系统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