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没做到完美其实没啥关系
事情没做到完美其实没啥关系
昨天我把前100篇的文集做了点文字上的修正并排序,因为之前写的快,很多错别字没改就发了,包括有些用词也得调整,这就我还没说标点符号的事。结果呢我发现有两篇只开了个头就没往下写,然后之后就忘了,一直以为写完了就放在文集里了,于是原来100篇整的文集其实只有98篇。
就这我还不完全确定,因为昨天只整理了1/3,后面记忆中应该是没有只开了个头的,但记忆谁知道靠不靠谱呢。
如果我是个强迫症,这边出版社都在联系了,结果发现这么大个问题,我不得急死。
但我就不,我一点都不急。
说实话,100篇跟98篇又有啥区别呢?
咱们做事情其实也差不多,大多数情况下,在做了95%之后要把剩下的5%完成,得花上20%以上的精力。就比如我写一篇文章可能得10分钟,而要改其中的一两个字,我可能就得花一分钟。
有些工作是必须100%完成的,比如跟军事,安全相关的事情,差一点可能就完蛋了,而大多数人的工作其实没那么重要。比如你扫地,也不需要扫到用显微镜看不到沙子的地步。
完美主义其实也不是病,只不过他们没有做适合自己性格的事情。
在支持系统中,我们不认为任何一种性格是不好的,只是认为它没有放在合适的地方,比如你跟朋友一起出去玩就不能完美主义,别人一点安排不到位你就说,那你就没朋友了。
之前有个面包房用的是很多有点精神问题的人,其中有些就有强迫症,当然也是一种完美主义,这种强迫症就让这些员工必须把面包做的大小一样,看上去就很美观。
这就是很完美的安排。
在20多岁以后,指望性格发生什么根本性的变化那几乎不太可能了,真要发生肯定也得生死级别的大刺激,我也不希望大家遇到。所以跟自己的性格和解就很有必要。
一个完美主义者,完全压制他的这种倾向显然不可能,但可以让他只在某几个地方完美主义,把这种需要释放之后,在其他地方自然就不那么完美主义了。
比如老友记里的Monica,也是个完美主义者,但她也有个小储物间,把收拾不了的东西全扔进去。
支持系统从来不搞单纯的教育批评,不说你应该这样应该那样,它总是能找到一条路径让你去实践,你实践之后,确实可能做到这样那样的要求。
而这本身也是支持系统的特性,在足够的支持下,我们确实可以做到之前做不到的事情。
很多不完美的结果,其实就给新的东西提供了存在的空间。就比如种子不能所有地方都很厚,那样芽就发不出来。
我以为写完了100篇,但实际上完结那篇只是98篇,这恰巧就对应了最后一篇的标题《既济未济》。我在那篇写到已经飞跃了塔克拉玛干,但实际上我写完这段之后又看到了沙漠。
人生也是一样,一山放过一山拦,趟过这条河还有下条河,走完这段路还有下一段路,只有我们生命停止的那天才能说所有山都翻完所有河都趟完所有路都走完。
我之所以写这篇,其实也是呼应上一篇二阶情绪,因为完美主义本身并不是错,但很多人的完美主义导致自己非常焦虑,比如有一个知识点不会,就一直焦虑考试肯定要考,结果焦虑到没时间复习,然后连本来应该拿的分数也没拿到。
男女出去玩,男的没给女的拍好照片,这其实也无所谓,出来玩并不是为了照片来的,虽然拍照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但也不足以取代玩本身。很多小姑娘在这种情况下胡乱发一通脾气,把自己和男友的好心情都毁了,而这也并不能给她带来一张好看的照片,你看,本来只是没拍好照片的问题,而因为这个问题导致的问题却比原来的问题大的多。
我去贵州玩,当然不可能不去黄果树瀑布,但我交了钱进去了,看了很多瀑布了,还没看主瀑,但我的火车快赶不上了。于是我就没有看最大的那个瀑布先走了。
我并没有觉得遗憾,我反而觉得这点遗憾本身也是一种好事,我下次还有来的理由。
我在曲阜旅游的时候,特别想吃那个甏肉干饭,但也没吃上就走了。这当然也是一种遗憾,但人生何尝缺少遗憾呢,有些小小的遗憾正是为了下次的重逢。
真正的遗憾在于爱表达的太少。生命就如同草上的露珠,可能忽然就坠落了,没有坠落的,太阳出来之后,迟早也会干。
大多数强迫症做没做到都没关系,但没有在真正的告别前表达爱,那将会是延续一生的遗憾。
读者评论。留言分享也是打造支持系统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