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赢家会一直赢
为什么赢家会一直赢
投机市场上最难以理解的现象之一就是马太效应,有钱的总是会越来越有钱,而没钱的好像每次都亏。
不过换个方式似乎又很容易理解,比如以下两个人哪个更有可能发财:
1. 资产曾经过亿,后来公司破产。
2. 一个普通打工作,月薪2万,每年涨5%。
又或者以下两个股票哪个更可能到100:
1. 从1块钱涨到100之后又跌回1块。
2. 一直在1.1和0.9之间徘徊,多年不变。
显然,这两个问题我们都认为甲更有机会。
你曾经到过的高度,会成为别人心里的锚。新东方在双减之后股票大跌,结果做直播带货又起来了,而老罗做手机做破产了,做直播带货也起来了。
相比之下,素人主播要做大就困难许多。
永远不要低估一颗总冠军的心。一个赢家哪怕暂时输了,他曾经赢过的经历也让他与众不同,见过山顶的人,和一个从没见过的人,是完全不同的。
在电影《1942》里东家对长工说,我现在没钱,过几年就赚回来了,我知道怎样赚钱。
一个亏光的老板,他的见识也不是一个普通打工族可比的,何况他还有一定的人脉和经验,这些也都是要花钱花时间才能得到的。
我们都知道死灰复燃的故事,一个官员下狱了,被狱卒折辱,官员说死灰也是可能复燃的,而狱卒说复燃了我就一泡尿浇灭它。
周总理他很擅长烧冷灶,保护了很多落难的干部。而普通人一见到曾经的大人物落难,那是必须得显示一下优越感的,而高手在这个时候却会帮一把。
把字帖卖到全国的庞中华的故事大家也可以去了解一下。庞中华字帖十多年无人问津,然后他在报纸上得知了文怀沙的故事,等文怀被出狱,还未平反,他就第一时间上门去拜访,然后得到了文怀沙的认可,在文怀沙的帮助下,他的字帖终于出版,最终一炮而红,可能是改革开放之后第一个亿元户。
普通人的心态就是恨人有笑而无,而高手则会在别人落难时施以援手,至少不是落井下石,这样未来就还能得人之力。
当你心态上是一个弱者,找不到自己的优势,当然就要从别人的苦难中得到优越感。而你足够强大的时候,面对别人都会觉得自己应该帮助他。
为啥说我佛慈悲,因为在佛面前,无论你是公子王孙,达官显贵,还是贩夫走卒,都是可怜的,佛都想渡你出苦海。
在美国的独立宣言里这样写道:We hold these truths to be self-evident,\nthat 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 that they are endowed by their Creator\nwith certain unalienable rights, that they are among these are life,\nliberty and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尤其是这句all men are created\nequal,在中文语境里常被译为是人人生而平等,但其实原句并非如此,而是"created"受造而平等,造物者是谁,是上帝啊,无论你社会地位,财富情况如何,在面对上帝的时候是平等的,这就说的通了,并不是你生来就平等,而是你面对上帝的时候平等。
当我们换成一个助人的心态,想帮助别人去获得成功,那自己也会获得自己的一份。庞中华去拜访文怀沙,是不是就是找他出版字帖呢?肯定不是,当时文怀沙都没平反,他哪有这个心思,无非是觉得自己的偶像终于出狱了,想去见见,而文怀沙见惯人情冷暖,被庞中华的热情冲到了,感染了,决定帮他一把。
你看,奇迹就这么产生了。
这也是需求法则的案例,当你需要的时候,你支持系统里的人是会以非常低的成本,甚至无成本的帮你的。当庞去拜见文,诉说他对文的敬仰,这一下子就把文拉进自己的支持系统了,因为支持系统总是愿意支持支持自己的人,你庞中华这么支持我,我文怀沙也会支持你。
当你分享你的非限制性资源的时候,你并没有损失什么,却收获了一个机会。
而普通人对于分享和支持并不理解,也就找不到机会,也就很难成功,而一个成功者对如何成功心里是有数的,即使摔下来,也很容易回去,所以赢家赢的概率永远大于一个普通人,这个社会就马太效应了。
读者评论。留言分享也是打造支持系统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