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用那么优秀才能创造,你现在就可以
你不用那么优秀才能创造,你现在就可以
我之前说过,在中国如果你的英语不够native,在表达的时候往往会获得否定的体验。
而要改变这种状态,首先就要意识到你足够优秀。
也许你想写首曲子,不用比莫扎特更好,你现在就可以写起来。
因为你愿意写就已经足够优秀了。
大多数人是不敢改变自己的。
因为他们内心的支持不够强大。
我们总是会羡慕那些没有足够条件却能启动某项事业的人,但却不相信我们自己也能做到。
但按需分配的法则会起作用的。
乐山大佛和莫高窟都是某个僧人突然受到感召,发下宏愿,然后就开始四处化缘募资,终于感动了很多人,大家集资做成了这件千古功业。
如果他们要修成正果之后才能建设这些,那这终究是梦幻泡影。
人总是愿意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其实我们自己也是。
还记得前一篇吗?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其实你自己就是一个宝藏,但你不相信你有钥匙。
诚然人跟人的天赋不同,有很多领域并非自己想做就能做到,比如你再怎么催眠自己,也不可能一夜变成一个伟大的数学家。
可是在绝大多数领域中,真正阻拦我们的并不是天赋,而是勇气。
而勇气缺乏,又是因为害怕自己不够优秀。
可是谁说一定要非常优秀才能表达呢?
如果你想作诗,那就去作,古人也不是人人都是李白杜甫,大多数诗人的作品也是淹没无闻,但他们也作了。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n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袁枚的这首小诗在他的集子里沉默了几百年,到前几年突然爆火,大家感受到一种微小而强大的力量,是啊,苔花就不能开吗?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这首诗是上世纪70年代长沙官窑挖出来的瓷器上的作品。
想来在当时这首诗应该不算出名,所以连作者都未标注,有可能就是某个乡间秀才的随性之作。
但千年以后,我们却又被其中的真挚与遗憾打动。
我们都学过很多关于生前不被认可死后才得到承认的内容,比如非欧几何,虚数,不可数无穷,乃至更早的无理数,都是如此,但我们知道归知道,但要去实践,却总是不敢。
被别人嘲笑实在是太难堪了,以至于相比上战场,上台讲话看上去都更可怕。
网上流传的段子里,如果被车撞了,临死前一定要将手机格式化,要留清白在人间。
总之,人死可以,被人笑话那是万万不能的。
但其实大家并没有笑话你,你自己设身处地的想想,那些勇敢的做你不敢做的事情的人,你哪怕嘲笑他了,之后内心就没有一丝的羡慕吗?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我们大多数时候并不敢表达支持。
这是支持系统的核心观点,我相信到这里你已经可以背出来了。
但实践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还需要一点点的时间和一点点的勇气。
如果你觉得生活已经糟透了,那它怎样能更糟呢?好像也很难对吧,那你还有啥怕的呢。
大不了就是三天饿九顿嘛,又不是不能去搬砖送外卖。
而且大多数时候,其实你并没有付出什么代价。
相信我,相比别人的嘲笑,别人的视而不见才更伤人,你已经鼓起勇气做自己了,结果连个批评的人都没有,所有人都把你当空气,那想想都令人不寒而栗啊。
读者评论。留言分享也是打造支持系统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