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全部文章
#0201 分钟阅读

父母忽视你是因为你乖,写给多子女家庭的你,或者是平凡的你

父母忽视你是因为你乖,写给多子女家庭的你,或者是平凡的你

这一篇是单独写给多子女家庭的朋友,如果你是独生子女,且也不打算生多胎,那此篇可以跳过。

我有一个弟弟,长年生活在我的阴影之下。

我从小成绩不错,最后考上北大,这都是事实,而我弟弟相对普通一些,但最后也考上了一本。

从小亲戚就拿我和他比较,要他向我学习,给他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

甚至在我辅导他功课的时候,他压力大到把习题册都扔了。

当然还有一些故事,但终究是他的私事,我不便多说。

总之,我弟弟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满意妈妈的注意力一直在我身上。

后来我妈妈知道了,跟我说我弟弟很乖,不像我那么调皮,所以当然把注意力放在了我身上。

以后如果我得到我弟弟的授权,我可能会把更多的故事讲出来,但这里就写这么多吧。

心理学上有个中间儿综合症(middle child\nsyndrome),意思是老大出生的早,有段时间得到父母独宠,而且在兄弟姐妹中地位又最高,而老么因为最小,大家又都要让着他关心他,所以中间出生的孩子,就会觉得被忽视了。

我们讲过按需分配的法则,老大的地位当然是天生的,TA自然是所有儿女中理所当然最有领导地位的那一个,而最小的孩子需要的关爱更多,所以中间的孩子被忽视了。

但这并不是他的错,也并非父母的,这只是按需分配法则的结果。

在支持系统中,我们总是按需分配。

当然,在其他组织中,我们也能看到类似的效应,比如在班级里,最优秀的孩子总是得到老师最多的关心,而倒数的那些,又拥有更大的自由,成绩中等的孩子一方面没有来自老师的关爱,一方面又没有差生自暴自弃的自由,也相当于中间儿了。

这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往往体会到的爱和关心是不足的,但并不是父母和老师不支持不关爱你们,仅仅是因为你们需要的少,这不是你的错,但也不是父母老师的错,父母和老师对你们的关爱并不少,只是你们比较乖比较省心,所以他们不用表现出来。

我相信很多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因为自己的平凡而自卑。

甚至我们在看了不少身残志坚的故事之后,会幻想自己是个坚强的残疾人,甚至以自己全手全脚而难过。

这也是一种中间儿状态,因为我们既不够优秀,又不够不幸。

但社会和家庭并没有不关心不支持你,只是你需要的少而已。

在写作此文的时候,我把跟弟弟几年的心结放下了。

写作这一系列文章的时候,我本身也在实践,如果不能付诸实践,那支持系统只是空中楼阁。

在这个过程中,我体会到很多的爱与平和。

在前一篇中我把零极限中请原谅删掉了,因为这似乎太重了,但对于少数我们一直忽视掉的对我们非常重要的支持者而言,这句也许也是必要的。

总之,如果你因为你的普通而自卑,完全不必,因为你身在支持系统之中,支持系统就是这样工作的,你得到的爱与关心并不少,只是你没有表现出你的需要,当你需要的时候,他们都会奔涌而至。

读者评论。留言分享也是打造支持系统的一部分。

正在加载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