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会是自己给的,多替自己争取
机会是自己给的,多替自己争取
虽然知道舞台上都是草台班子,但有时候还是为这种草的程度而感到惊讶。
唐武宗怎么当上皇帝的。当时大太监把前一任皇帝给咔嚓了,然后得立一个新皇帝啊,正常来说是先帝的儿子,但大太监觉得儿子太小,不能服众,还是找皇帝的弟弟吧,可是找哪个弟弟呢。"择其大者",大太监公布了自己的标准。
于是小太监去十六王宅,先帝的弟弟们都住这,说要选大的当皇帝,这个时候后来武宗的妃子就说了,我家李瀍个儿最大,就是他了。于是这个小太监开了窍了,原来大是这个大,那就是了。
于是李瀍就当了皇帝,也就是后来的李炎。
这个故事我是抖音上听来的,出处应该是当时的官场笔记,正史肯定不这么写,那也太儿戏了。
但经历的事情多了,我倒是觉得这种儿戏的事情却也不是不可能发生。
但这并不是重点,重点还是,当机会出现的时候,你就得替自己争取。
别人有别人的规则,你要尊重,也不能完全尊重。
我看过一个领导的介绍,就是他上台之后,本来年年要改的晋升规则不改了。想想就知道,为啥晋升规则年年要改,就是为了让领导能把自己想提的人提上去,而这个领导不改,自然就是相对公正,没有太多的小圈子。
而作为普通职工,如果你尊重这种规则,那就一直有人插队,那你咋办呢?
班固写的《汉武故事》有个典故:"上(汉武帝)尝辇至郎署,见一老翁,须鬓皓白,衣服不整。上问曰:'公何时为郎,何其老也?\'对曰:'臣姓颜名驷,江都人也,以文帝时为郎。\'上问曰:'何其老而不遇也?\'驷曰:'文帝好文而臣好武;景帝好老而臣尚少;陛下好少而臣已老:是以三世不遇。故老于郎署。\'上感其言,擢拜会稽都尉。"。
你看,这老太公在文帝那会,他习武而文帝喜欢文官,到了景帝朝,还算年轻的时候,景帝喜欢年老的,等老了,武帝又喜欢年少的。这样就三世不遇,正常情况下只能是郁郁不得志一生了,但当武帝问他的时候,他如实讲了他的遭遇,得到武帝的垂怜,总算是当上了官。
如果他在领导问有没有困难的时候,把胸脯一挺,说没有困难,那他就没有这样的机遇了。
我们总是鼓励自己解决问题,而不向上要资源,但上面的资源总是要给谁,你不争取自然就被别人争取了。
以前读书的时候老师说其实上面也不知道谁更需要钱,但你不说,肯定轮不到你,谁说了,才感觉他需要。就以我们自己而言,也不可能每个乞讨的都给钱,我也不知道你是真惨假惨,但看上去更惨的,总是更容易得到钱。
社会对于不争不抢的人是比较赞赏的,但最后机会和资源都给了抢的快拿的多了,不争不抢的人得到与世无争,好相处的名声,而敢抢机会的人获得了真实的成功,你愿意做哪种人呢?
读者评论。留言分享也是打造支持系统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