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
昨天跟几个炒币的朋友聊到,最近有个eths涨了几千上万倍,他说他找了几个朋友打了几百张(相当于买币),然后涨了100倍全跑了。
我们达成一致,就是垃圾币不能卖完,总得留10-20%。
之前一个狗狗币的大户也是这么跟我说的,他把狗狗币全卖完了,如果当初留10%也不得了。
大家讨论了很多,然后我说,这种情况本质上是傲慢,觉得自己一定是对的。比如这个币1块钱卖了90%,如果你确定这是高点,你为啥不全卖了,以后再买回来还能做个波段。
只有我们并不确定自己卖的时候一定是高点,才会想留着一点不卖,说不定以后会有惊喜。
很多人并不理解什么叫自信。
比如我觉得这1块钱一定是高点,这是不是自信?
这好像是自信,但又好像是自负,到底怎么样,似乎只有结果来说话。
其实真的自信,是对自己的全面了解,知道自己可能会犯错,连对自己犯错的可能性也预估进去了。
所以只卖90%,好像是不如全卖了自信,其实反而可能更加自信。
这相当于说,做自己的对手盘,自己跟自己对冲。
这就是中庸。
如果自己的判断是对的,那卖90%跟全卖,几乎没有区别,但如果判断出现严重失误,卖完之后又涨了一百倍,那剩下的10%依然可以继续带来极大的收益,不会严重踏空。
李泽钜曾经投了腾讯200万,过了一年变成3000万走了,卖给了南非的MIH。一年15倍在任何投资市场上都算非常傲人的战绩了,但具体到这个案例,却没有谁觉得他算的上是赢家,因为MIH赚了成千上万倍。如果小超人当时留个10%不卖,现在都不得了,远远超过最初的3500万。
为什么中国古人推崇中庸之道,极高明而道中庸,其实就是这个道理。你很厉害,你知道你的优势并都能加以利用,而我更厉害,因为我不仅能利用自己的优势,甚至连劣势都能利用。
讲完小超人,讲讲大超人。李嘉诚有个不吃鱼尾的理论,我最开始以为是对自己判断的自信不足,如果真是鱼尾,为啥不吃呢?后来我觉得是因为李的体量太大,导致无法走在高位,只能差不多位置就走掉。而后来,我又有了新的解释,我觉得让利一部分给交易对手,是保证他以后要走都能走的掉的关键。如果他真的能走在最高点,一次两次还好,多了之后,玄学因素就会起作用,大家就不敢跟他交易了。
比如2015年左右他就大量出售国内地产,踏空了之后的涨幅,而这个涨幅很惊人,很多城市都翻倍了,于是很多人觉得李老糊涂了,误判了国内的情势。结果现在的结果说明,姜还是老的辣,他虽然卖的离高点差不少,但比今日各大地产商,那强的不止一星半点了。
古龙在他的小说中描述了一种状态,高手对决,一方处处是破绽,但破绽太多,反而让另一方无法下手。这种情况我觉得是有可能成立的,比如你就一个破绽,那别人没办法只能往这里打,但如果你有两个破绽,到底打哪个,就有了选择,有选择就可能错误,也可能两个都打,而分兵攻打,又可能打不下来。
在博弈中,均衡解永远是让对方选哪个都差不多。在下棋的时候,高手弃子往往会让对手陷入计算之中,到底吃还是不吃,吃的话一堆分支要计算,不吃的话又一堆可能,总之怎么走都有问题,计算不清,即使最后算出来了,也消耗了大量的时间。在真实世界的博弈之中,时间是非常关键的,让对方决策时间减少,就是增加我方的优势,这就是为啥苏联在古巴放导弹让美国如此紧张,恨不得打一场核大战的原因,因为如果导弹从古巴发射,那华盛顿只有8分钟时间做出打不打的决定,这太难了。
所以中庸其实就是一种均衡解,对各种可能性都加以研判,最后得出一个接近全局最优的结果,避免只压注一种可能而造成的毁灭性结果。
读者评论。留言分享也是打造支持系统的一部分。